Moneta Markets 億匯每日新聞
馬斯克攪動美國政壇
日本通脹衝擊家庭經濟
馬斯克發起“美國黨”,撼動美國政壇
美國億萬富翁、科技巨頭埃隆·馬斯克近期在社交媒體平臺X上掀起一場政治風暴——他正式宣佈組建“美國黨”,意圖打破美國由共和黨與民主黨長期主導的政治格局。這一宣佈不僅在華盛頓政界引發震動,也在企業界和輿論場上激起強烈反響。馬斯克強調,“美國黨”將以技術革新與國家長期競爭力為理念核心,旨在重構當前效率低下、被極化政治綁架的體制。他呼籲那些“對左右兩黨皆已失望”的美國選民集結起來,支持一個更務實、更以未來為導向的替代方案。
在馬斯克看來,當前美國財政政策正滑向不可持續的邊緣,尤其對特朗普政府近期通過的“減稅與支出法案”表達了強烈不滿。他認為,這項法案放棄了對綠色能源企業的稅收激勵措施,傷害了電動車產業的發展潛力,也對國家財政健康構成威脅。馬斯克直言不諱地批評該法案“短視且危險”,聲稱其破壞了美國在可持續科技領域的領先地位。
特朗普強烈反擊:第三黨毫無前途
面對馬斯克的激進言論和政治動作,美國前總統特朗普迅速做出回應。在一次位於新澤西高爾夫俱樂部的新聞簡報會上,他猛烈抨擊了“美國黨”的成立,稱這一嘗試“徒勞無功、擾亂秩序”,並斷言:“美國是為兩黨而設的國家制度,任何第三方註定無法成功。”他援引歷史指出,美國曾多次嘗試建立第三黨,但最終均未能突破制度性限制,對現有格局構不成實質性挑戰。
特朗普還特別警告馬斯克的行動可能會“誤導保守派選民”,稀釋共和黨的支持力量,反而讓民主黨坐收漁利。他稱,“共和黨在我領導下已經恢復了傳統保守價值,並取得巨大勝利,絕不會被這種嘩眾取寵的企圖撼動。”此外,他嘲諷馬斯克此舉是“企業家干預政治的最新一例”,並質疑其動機是否只是出於對自身商業利益的保護,尤其是對綠色能源稅收補貼政策的敏感反應。
日本通脹高燒不退,實際薪資“縮水”
在太平洋彼岸的日本,家庭購買力正在遭遇實質性打擊。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發佈的數據顯示,2025年5月日本實際薪資較去年同期下滑了2.9%,創下近20個月來的最大降幅。這是連續第五個月出現實際工資下行,普通家庭的經濟狀況正遭受嚴峻考驗。名義現金工資雖然同比增長了1.0%,但遠遠趕不上同期4.0%的消費者物價漲幅,導致實際收入“被通脹吞噬”。
當前日本家庭所面臨的真實困境是:雖然工資帳面上有所增長,但由於生活成本上漲更快,最終可用於消費和儲蓄的實際金額大幅縮水。這種“名義增長、實質縮水”的狀況,已引發各界對日本中產階層生活品質持續下滑的擔憂。
消費反彈存隱憂,日本央行面臨困難抉擇
儘管實際薪資節節敗退,日本家庭支出卻在5月出現了意料之外的強勁反彈。數據顯示,家庭消費同比增長4.7%,為近三年來最快增速,這一積極信號為市場帶來一絲樂觀情緒。有分析指出,這可能部分歸因於日本民眾對疫情後生活正常化的期待,以及部分家庭在面對未來通脹的不確定性時採取的“提前消費”策略。
日本央行對此顯然高度關注。在物價壓力持續上行的背景下,央行一度釋放加息信號,試圖在通脹與增長之間找到平衡。但實際薪資的疲弱使得加息進程充滿變數。
其他數據、會議及事件概覽
馬斯克宣佈成立“美國黨”,試圖打破美國兩黨壟斷,推動以科技為核心的新政治力量。
特朗普抨擊馬斯克的舉動,警告第三黨無望成功並指責其擾亂保守派選民陣營。
日本實際薪資連續五個月下滑,通脹壓力使家庭實際購買力持續縮水。
儘管支出數據意外強勁反彈,但日本央行在薪資疲軟與通脹高企之間陷入加息兩難。
(請注意: Moneta Markets 億匯資訊目前僅針對非中國大陸區域的華文投資機構和個人,且僅提供參考價值,不具備任何現實層面指導意義。)
#美國黨 #特朗普反擊 #日本通脹 #實際薪資